慢性胃炎(chronicgastritis)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。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,那么,對于疾病,我們都應采取正確且有效的治療方法,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關于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。
(一)治療
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,一般主張無癥狀者無需進行治療。若有癥狀可參考下列方法進行治療:
1.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,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NSAID等。
2.飲食治療原則與潰瘍病相似,多次少餐,軟食為主,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,更重要的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經驗,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。
3.藥物治療Hp相關性胃炎需進行根除Hp的治療。而其他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,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轉,因此主要是對癥治療。慢性胃炎多數胃酸偏低或無酸,但其本身無特殊治療,可適量給予稀鹽酸和胃蛋白酶。如1%鹽酸l0ml,口服,3次/d,胃蛋白酶合劑10ml,口服,3次/d。但胃液分泌量每天達1.5~2.5L,30ml1%鹽酸根本不能改變胃液的pH。還有些患者服鹽酸后反覺胃部不適,可能是黏膜糜爛,鹽酸刺激所致。有報道用西咪替丁(甲氰咪胍)治療慢性胃炎,療效亦較顯著,Swynnerton也給無酸的消化不良病人服用堿性藥物治療,也取得較好的效果。這些從理論上尚無法解釋,但事實經驗如此。
近年來發(fā)現Hp與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動性胃炎的關系密切。為慢性胃炎的治療提出了一個新課題。對Hp陽性慢性胃炎病人應采用抗Hp治療。Hp的消滅有助于活動性炎癥的恢復。試驗證明Hp對多種抗生素敏感,包括甲硝唑(滅滴靈)、阿莫西林(羥氨芐青霉素)、四環(huán)素、頭孢菌素及慶大霉素等。此外,膠體鉍對Hp也有效果。我們單用呋喃唑酮(痢特靈)治療慢性胃炎,劑量0.1g口服,3次/d,4周為一療程,Hp清除率可達54%,加大劑量采用大劑量清除率可達80%,并發(fā)現Hp清除后癥狀改善,活動性炎癥消退,但與胃黏膜病變的程度關系不大。Hp的復發(fā)和耐藥是2個比較突出的問題。有些治療方案停藥后Hp很快再度繁殖,一般認為在停藥后1個月Hp陰性者,病人常于12個月后仍保持Hp陰性(即Hp根除)。單用一種藥物容易引起Hp耐藥,因此。目前國際上推崇三聯(lián)療法,并取得較好的Hp根除率,最高達90%以上。常用的聯(lián)合方案有兩類即:包括鉍制劑在內的三聯(lián)療法和包括PPI(質子泵抑制劑)在內的三聯(lián)療法,常用方案及Hp根除率見表6。
在潰瘍病治療過程中發(fā)現,有些治療潰瘍病的藥物在治療潰瘍病的同時,胃竇炎也明顯好轉,如前列腺素E和硫糖鋁。前列腺素E具有抑酸和細胞保護作用,硫糖鋁有刺激前列腺素的釋放,刺激黏液和HC03-的分泌,促進上皮細胞再生。
對于PCA陽性的慢性胃炎病人,特別是合并惡性貧血者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,如潑尼松(強的松)5mg,口服,3次/d,2~4個月,但臨床效果不肯定,因此不作為常規(guī)治療。
此外合并貧血者,若為缺鐵,應補充鐵劑。大細胞貧血者根據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分別給予補充,方法是維生素B1250~100mg/d肌注,20~30天,葉酸5~10mg,3次/d,直至癥狀和貧血完全消失。
胃泌素對胃黏膜確有營養(yǎng)作用(trophiceffect),曾有過試用的報道,效果也不滿意。因為腺體萎縮,作為生發(fā)中心的腺頸部已不復存在,不可能再新生腺管。而且根據試驗,萎縮性胃炎的細胞更新率已經比正常高1倍,其增生部位主要在腺表面上皮,故不宜使用。
治療胃炎的成藥,市售很多。效果均不肯定,如能改善癥狀即可為“良藥”。不必長期服用,因為這些藥對胃黏膜組織學變化并無作用。
(二)預后
絕大多數淺表性胃炎經積極治療多能痊愈,僅少數發(fā)展為萎縮性胃炎。萎縮性胃炎的腸化和輕中度不典型增生經適當治療后可以改善,甚至逆轉,但應定期作內鏡檢查隨訪。重度不典型增生為癌前病變,需預防性手術切除。據報道,萎縮性胃炎的癌變率為1%。
食療:肝郁氣滯癥
患者可見上腹部脹滿,尤以劍突下胃脘部明顯,疼痛時又連及脅部,情緒郁怒時更為顯著,常有噯氣,噯氣后反感覺較舒服,或有惡心現象者。食療可選擇疏肝行氣的食物。如(僅供參考,具體需要詢問醫(yī)生):
1、菜汁燉峰蜜選鮮芹菜120克,鮮車前草30克,鮮白蘿卜100克,將三者去泥沙、洗凈,然后搗爛榨汁。將汁放置燉盅內,再加入適量上等蜂蜜,燉沸后服用。
2、佛手湯佛手片12克,豬瘦肉(或去皮雞肉)50克,切件,然后煮湯飲用。注意不宜久煎。
3、金橘豬肚湯金橘根30克,洗凈切碎;鮮豬肚1個,洗凈切碎,二者同時放沙鍋內,加清水1000毫升煲湯,煲至350毫升左右,調味,飲湯食豬肚。
脾胃虛寒癥
患者可見胃脘隱痛,喜揉按,食生冷之物則加重,食后飽脹,食欲減退,精神倦怠,面色無華,四肢不溫等??捎茫?/p>
1、白胡椒豬肚湯選白胡椒15克,稍打碎;鮮豬肚1個,洗凈。將白胡椒放進洗凈的豬肚內,加清水20毫升,然后用線將豬肚上下口扎緊。用文火煲1小時,調味后分次服食。
2、參米粥選用黨參25克,洗凈切碎;大米50克,洗凈,在鐵鍋內炒至黃色。然后將二者與清水1000毫升一起放入沙鍋內,煮至350毫升左右,分次食用。
3、生姜羊肉粥選新鮮瘦羊肉250克,切成薄小塊;大米100克洗凈;生姜15克,去皮,切成姜絲。先將羊肉加清水放入沙鍋內煮爛,再放入大米,以中火煮成粥,待好時放入姜絲再煮片刻,即可分次食用。
胃陰不足癥
患者胃脘隱痛而且無規(guī)律,或有在空腹時較為多發(fā)的現象,胃內有灼熱感,食欲不振,咽喉干燥等。食療可選用養(yǎng)陰健胃之品,如:
1、藿山石斛粉選用上等的藿山石斛研成粉末,以干燥的瓶子裝好待用。每次以白開水沖服粉末約1.5克,早晚各服一次。
2、沙參玉竹湯選用北沙參12克,玉竹9克,淮山門克,枸杞子10克,野水鴨肉150克,切件。將上述五物共放于沙鍋內,煮湯,分次飲用。
3、石斛玉竹粥選用大米100克,石斛12克,玉竹9克,大棗5個(去核)。先將石斛、玉竹放入沙鍋內煮水600毫升,后去渣,加入大棗、大米以文火煮粥食用。
淤血停滯胃脘癥
病人胃痛較明顯如刺痛狀,且部位比較固定,食后胃痛也較明顯,舌有淤點或淤斑,這種表現,中醫(yī)稱之為淤血停滯胃脘癥。可選用如下食物:
1、三七粉選用生三七研末,每次3克,以溫開水沖服。每日2次。
2、生韭菜汁選用新鮮韭菜500克,洗凈搗汁溫服,每次50毫升,每日2次。
3、豆花魚赤小豆500克,玫瑰花15克,鮮活鯉魚1條(約500-600克)。先將鯉魚剖殺去內臟,待用。然后,洗凈赤小豆、玫瑰花,三物同放瓦鍋內,加入適量清水煮爛,去掉玫瑰花,調味,分次食用。
雖然以上介紹了很多方法,但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。無論是什么方法,關鍵還是靠自己的保護,特別是對于飲食要加以注意,最好能做到少吃多餐。這些對病情的康復都有很好地幫助,祝患者能夠早日康復。
慢性胃炎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、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善,常見原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和不良飲食習慣。藥物治療可選擇奧美拉唑、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,或鋁碳酸鎂、硫糖鋁等胃黏膜保護劑,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需聯(lián)合使用克拉霉素、阿莫西林和鉍劑進行根除治療。飲食上避免辛辣、油膩和過冷過熱的食物,選擇易消化的粥類、蒸煮蔬菜和低脂蛋白,減少咖啡、酒精和碳酸飲料的攝入。生活方式上需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,戒煙限酒,適當進行散步、瑜伽等輕度運動以促進消化功能恢復。慢性胃炎的治療需要長期堅持,定期復查胃鏡和幽門螺桿菌檢測,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,同時注意預防復發(fā)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,有助于改善癥狀和促進胃黏膜修復。
慢性胃炎患者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香砂養(yǎng)胃丸、氣滯胃痛顆粒、三九胃泰顆粒、胃蘇顆粒、溫胃舒膠囊等中成藥。這些藥物具有健脾和胃、理氣止痛、溫中散寒等功效,適用于不同證型的慢性胃炎。 一、香砂養(yǎng)胃丸 香砂養(yǎng)胃丸由木香、砂仁、白術等組成,具有溫中和胃的功效,適用于胃陽不足、濕阻氣滯引起的胃痛、痞滿。該藥能改善胃脘隱痛、食欲不振、泛吐清水等癥狀。服用期間需忌食生冷油膩食物,陰虛內熱者慎用。 二、氣滯胃痛顆粒 氣滯胃痛顆粒含柴胡、延胡索等成分,專治肝郁氣滯型胃痛,表現為胃脘脹痛、噯氣頻繁。該藥能疏肝理氣,緩解情緒波動誘發(fā)的癥狀。需注意服藥期間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避免與滋補類中藥同服。 三、三九胃泰顆粒 三九胃泰顆粒由三椏苦、九里香等藥材制成,適用于淺表性胃炎、糜爛性胃炎,對胃部灼熱疼痛、反酸有緩解作用。其清熱燥濕功效顯著,脾胃虛寒者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用量。 四、胃蘇顆粒 胃蘇顆粒以紫蘇梗、香附為主藥,主治氣滯型胃脘脹痛,能增強胃腸蠕動,改善餐后飽脹感。服藥期間應細嚼慢咽,避免進食豆類等產氣食物。妊娠期女性使用前需咨詢醫(yī)師。 五、溫胃舒膠囊 溫胃舒膠囊含黨參、附子等溫補藥材,針對脾胃虛寒證,可緩解胃冷痛、喜溫喜按等癥狀。該藥適合秋冬季節(jié)服用,但感冒發(fā)熱期間應暫停使用,高血壓患者需監(jiān)測血壓變化。 慢性胃炎患者除規(guī)范用藥外,需建立規(guī)律飲食習慣,每日定時定量進餐,選擇易消化的粥類、面條等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及過冷過熱飲食??蛇m當食用山藥、南瓜等健脾食材,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。保持情緒平穩(wěn),避免焦慮緊張加重癥狀,戒煙限酒減少胃黏膜刺激。若出現持續(xù)疼痛、黑便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。
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適量吃猴頭菇、山藥、秋葵、南瓜、香蕉等食物,也可以遵醫(yī)囑吃鋁碳酸鎂片、瑞巴派特片、膠體果膠鉍膠囊、復方谷氨酰胺顆粒、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藥物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積極配合醫(yī)生治療,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服用合適的藥物,并做好飲食調理。 一、食物1、猴頭菇 猴頭菇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多糖類物質,有助于修復胃黏膜損傷。其提取物常用于慢性胃炎輔助治療,可抑制幽門螺桿菌活性。烹飪時建議燉湯或清炒,避免辛辣調味。 2、山藥 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和淀粉酶,能在胃壁形成保護層。所含尿囊素成分可促進黏膜修復,適合胃酸分泌異常者。建議蒸煮或熬粥,每日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內。 3、秋葵 秋葵的黏液含果膠和阿拉伯聚糖,能中和胃酸并保護胃壁。其膳食纖維可調節(jié)胃腸蠕動,改善消化不良癥狀。焯水涼拌可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。 4、南瓜 南瓜中的果膠和胡蘿卜素具有黏膜修復作用。所含鈷元素能激活人體代謝,幫助胃部炎癥恢復。建議制成南瓜羹或與小米同煮,避免油炸做法。 5、香蕉 香蕉含5-羥色胺前體物質,能舒緩胃部不適。其堿性特質可短暫中和胃酸,但空腹食用可能加重反酸。選擇成熟香蕉,每日1-2根為宜。 二、藥物1、鋁碳酸鎂片 鋁碳酸鎂為抗酸劑,能快速中和胃酸并形成保護膜。適用于胃酸過多型慢性胃炎,可緩解燒心、反酸癥狀。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磷吸收。 2、瑞巴派特片 瑞巴派特通過增加胃黏液分泌保護胃黏膜。對酒精或藥物引起的胃炎效果顯著,能改善胃部血流。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輕微便秘等副作用。 3、膠體果膠鉍膠囊 膠體果膠鉍可在潰瘍面形成蛋白鉍復合物。兼具抑制幽門螺桿菌作用,適合伴隨輕度感染的患者。服藥后可能出現黑便屬正?,F象。 4、復方谷氨酰胺顆粒 該藥含谷氨酰胺和中藥成分,促進黏膜細胞代謝修復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效果較好,能改善胃動力障礙。沖服時建議用溫水避免影響藥效。 5、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,強力抑制胃酸分泌。適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胃炎患者,療程通常為4-8周。長期使用需監(jiān)測血鎂水平。 慢性胃炎患者應建立規(guī)律飲食習慣,每日5-6餐少量進食,避免過饑過飽。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,忌食腌制、油炸及刺激性食物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有助于減少胃酸異常分泌,建議通過散步、冥想等方式減壓。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嘔血黑便時須立即就醫(yī)。
慢性胃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隱痛、餐后飽脹、反酸噯氣,治療方式包括調整飲食、藥物治療、根除幽門螺桿菌、保護胃黏膜、定期復查。 1、上腹隱痛 上腹隱痛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癥狀,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或左上腹,呈持續(xù)性鈍痛或灼燒感,進食后可能加重。胃黏膜長期受炎癥刺激導致神經敏感性增高,胃酸分泌異常時疼痛更明顯。患者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疼痛發(fā)作時可局部熱敷緩解。 2、餐后飽脹 胃排空功能受損時會出現餐后飽脹感,尤其在進食油膩食物后顯著。這與胃動力下降、消化酶分泌不足有關。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方式,進食時細嚼慢咽,餐后適當散步促進胃腸蠕動。癥狀持續(xù)需排查是否合并胃下垂或功能性消化不良。 3、反酸噯氣 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燒心感,頻繁噯氣多因胃內氣體過多。賁門括約肌松弛、胃內壓增高是主要原因。睡眠時抬高床頭,避免睡前3小時進食可減輕癥狀。鋁碳酸鎂等抗酸藥物能中和胃酸,但需注意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礦物質吸收。 4、藥物治療 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,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適用于輕中度患者。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能在潰瘍面形成保護膜。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采用四聯(lián)療法,包含鉍劑、兩種抗生素和抑酸劑,療程通常為10-14天。 5、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因素,可通過尿素呼氣試驗確診。標準治療方案包含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組合,治療期間須嚴格遵醫(yī)囑完成療程。根除成功后需復查確認,避免交叉感染需實行分餐制,注意餐具消毒。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規(guī)律飲食,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類、蒸蛋等,避免過冷過熱及腌制食品。戒煙限酒有助于胃黏膜修復,適度運動能改善胃腸功能。建議每6-12個月進行胃鏡檢查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,出現嘔血、黑便等報警癥狀需立即就醫(yī)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對胃腸功能調節(jié)具有積極作用,可通過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緩解壓力。
慢性胃炎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膽汁反流、自身免疫因素、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。慢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隱痛、飽脹感、噯氣、食欲減退等癥狀,可通過胃鏡檢查確診。 1、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原因,該細菌會破壞胃黏膜屏障,導致胃黏膜慢性炎癥?;颊呖赡艹霈F上腹疼痛、反酸等癥狀。治療需采用四聯(lián)療法,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阿莫西林膠囊、克拉霉素片、膠體果膠鉍膠囊等。根除幽門螺桿菌后,胃炎癥狀通常能得到明顯改善。 2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長期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、布洛芬緩釋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削弱胃黏膜保護功能,導致藥物性胃炎。這類患者常見癥狀為胃部隱痛、惡心等。治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,必要時可配合使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胃黏膜保護劑。 3、膽汁反流 膽汁反流性胃炎多發(fā)生于胃大部切除術后或幽門功能紊亂患者,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會損傷胃黏膜。典型癥狀包括口苦、上腹灼痛等。治療可選用鋁碳酸鎂咀嚼片等結合膽鹽藥物,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矯正解剖結構異常。 4、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較為少見,患者體內存在抗壁細胞抗體,導致胃酸分泌減少和內因子缺乏。這類胃炎可能伴隨惡性貧血,表現為乏力、舌炎等癥狀。治療以補充維生素B12為主,常用藥物為維生素B12注射液。 5、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進食過冷、過熱、辛辣刺激食物,或暴飲暴食、飲食不規(guī)律都可能誘發(fā)慢性胃炎。這類患者癥狀多與進食相關,表現為餐后飽脹、不適等。改善飲食習慣是主要治療措施,建議定時定量進食,避免刺激性食物。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應注意飲食調理,選擇易消化食物,少食多餐,避免煙酒刺激。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適當運動有助于改善胃腸功能。癥狀持續(xù)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規(guī)范治療,避免自行用藥。定期胃鏡復查有助于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,預防癌變風險。
慢性胃炎伴糜爛可通過調整飲食、藥物治療、根除幽門螺桿菌、改善生活習慣、定期復查等方式根治。慢性胃炎伴糜爛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膽汁反流、自身免疫因素、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。 1、調整飲食 慢性胃炎伴糜爛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、油膩、過冷過熱食物,選擇易消化、富含優(yōu)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,如魚肉、雞蛋、南瓜等。少食多餐,細嚼慢咽,減少胃腸負擔。避免飲酒、濃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飲品,可適量飲用溫開水或小米粥等溫和流食。 2、藥物治療 慢性胃炎伴糜爛需遵醫(yī)囑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雷貝拉唑鈉腸溶片,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咀嚼片、枸櫞酸鉍鉀顆粒,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片等。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,需采用四聯(lián)療法根除。藥物需按療程規(guī)范服用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。 3、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伴糜爛的主要病因,需通過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確診。標準四聯(lián)療法包含質子泵抑制劑、兩種抗生素和鉍劑,常用組合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+阿莫西林膠囊+克拉霉素片+枸櫞酸鉍鉀顆粒。治療期間需嚴格遵醫(yī)囑,避免耐藥性產生。 4、改善生活習慣 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。戒煙限酒,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。保持情緒穩(wěn)定,避免焦慮、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胃腸功能。適當進行散步、瑜伽等溫和運動,促進胃腸蠕動,但避免劇烈運動。 5、定期復查 慢性胃炎伴糜爛患者需定期進行胃鏡復查,評估黏膜修復情況。治療結束后1-2個月建議復查幽門螺桿菌。日常注意觀察癥狀變化,如出現嘔血、黑便、持續(xù)腹痛等需及時就醫(yī)。長期服藥者需監(jiān)測藥物不良反應,定期檢查肝腎功能。 慢性胃炎伴糜爛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暖,避免腹部受涼。保持飲食衛(wèi)生,避免進食變質或未煮熟食物。可適量補充益生菌調節(jié)腸道菌群,如雙歧桿菌三聯(lián)活菌膠囊。建立飲食日記記錄食物與癥狀關系,識別個人敏感食物。癥狀緩解后仍需維持健康生活方式,預防復發(fā)。若癥狀持續(xù)不緩解或加重,應及時就醫(yī)調整治療方案。
慢性胃炎一般不會傳染。慢性胃炎的發(fā)生主要與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膽汁反流、自身免疫因素、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。 慢性胃炎是一種胃黏膜長期受到刺激或損傷導致的炎癥性疾病,其發(fā)病機制復雜,傳染性并非主要特征。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病因之一,雖然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口口傳播或糞口傳播在人與人之間傳染,但單純的慢性胃炎本身并不具備傳染性。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是否發(fā)展為慢性胃炎,還取決于個體的免疫狀態(tài)、遺傳易感性以及環(huán)境因素等多方面影響。 少數情況下,當慢性胃炎由某些特殊病原體引起時,可能存在潛在的傳播風險。例如活動性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結核性胃炎,或巨細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胃炎,這些病原體本身具有傳染性。但這類情況在臨床中較為罕見,且通常伴有明顯的全身癥狀,與普通慢性胃炎存在顯著差異。 慢性胃炎患者應注意飲食規(guī)律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戒煙限酒,保持心情愉悅。若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,應及時進行規(guī)范的四聯(lián)療法根除治療。定期胃鏡檢查有助于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,預防疾病進展為萎縮性胃炎或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等癌前病變。
慢性胃炎伴糜爛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、膽汁反流、酒精刺激、自身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藥物治療、飲食調整、根除幽門螺桿菌、保護胃黏膜、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治療。 1、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伴糜爛最常見的原因,該細菌會破壞胃黏膜屏障,導致胃酸直接侵蝕胃壁?;颊呖赡艹霈F上腹隱痛、餐后飽脹、口臭等癥狀。臨床常用阿莫西林膠囊、克拉霉素片、枸櫞酸鉍鉀顆粒等藥物進行根除治療。治療期間需嚴格遵醫(yī)囑完成療程,避免耐藥性產生。 2、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、布洛芬緩釋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削弱胃黏膜保護能力。這類患者常見胃部灼痛、黑便等癥狀。治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,必要時聯(lián)用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質子泵抑制劑。有用藥需求者應優(yōu)先選擇對胃腸刺激較小的劑型。 3、膽汁反流 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會損傷胃黏膜,常見于胃大部切除術后或幽門功能紊亂患者。典型表現為口苦、嘔吐膽汁樣液體??蛇x用鋁碳酸鎂咀嚼片中和膽汁酸,配合多潘立酮片促進胃腸蠕動。睡眠時抬高床頭15-20厘米有助于減少夜間反流。 4、酒精刺激 過量飲酒會直接腐蝕胃黏膜上皮細胞,破壞黏液-碳酸氫鹽屏障?;颊叨嘤袆ν幌聼聘?,胃鏡檢查可見黏膜充血糜爛。治療首要措施是嚴格戒酒,配合硫糖鋁混懸凝膠等黏膜保護劑。日常飲食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選擇小米粥、南瓜等溫和食材。 5、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體內存在抗壁細胞抗體,導致胃酸分泌減少和維生素B12吸收障礙。這類患者可能伴隨貧血、舌炎等表現。治療需定期注射維生素B12,使用葉酸片改善貧血。日常需監(jiān)測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,警惕胃癌變風險。 慢性胃炎伴糜爛患者應建立規(guī)律飲食習慣,每日5-6餐少量進食,選擇蒸煮燉等烹飪方式。適宜食用猴頭菇、山藥等健脾胃食材,避免腌制、油炸食品。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嘔血、體重下降時需立即就醫(yī)??祻推诳蛇M行八段錦等舒緩運動,保持情緒穩(wěn)定有助于黏膜修復。定期胃鏡復查能及時評估治療效果。
慢性胃炎可能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膽汁反流、自身免疫因素、長期飲食不規(guī)律等原因引起。慢性胃炎是胃黏膜長期受到刺激或損傷導致的炎癥反應,主要表現為上腹隱痛、飽脹感、噯氣等癥狀。 1、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常見的原因,這種細菌會破壞胃黏膜屏障,導致胃酸直接侵蝕胃壁。感染后可能出現上腹疼痛、反酸、口臭等癥狀。治療需采用四聯(lián)療法,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、阿莫西林、克拉霉素和枸櫞酸鉍鉀。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助于緩解胃炎癥狀并降低胃癌風險。 2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 長期使用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會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削弱胃黏膜保護功能。這類藥物引起的胃炎常表現為胃部燒灼感、黑便等癥狀。預防措施包括飯后服藥、使用腸溶制劑,必要時可聯(lián)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。 3、膽汁反流 膽汁反流至胃內會破壞胃黏膜屏障,常見于胃切除術后或幽門功能紊亂患者。典型癥狀包括口苦、上腹灼痛,進食后加重。治療需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聯(lián)合鋁碳酸鎂等膽汁吸附劑,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重建消化道結構。 4、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因體內產生抗壁細胞抗體,導致胃酸分泌減少和維生素B12吸收障礙。這類患者可能出現貧血、舌炎等表現。治療以補充維生素B12為主,同時需要定期胃鏡監(jiān)測,警惕惡性貧血和胃癌風險。 5、長期飲食不規(guī)律 暴飲暴食、過度節(jié)食或偏好辛辣刺激食物都會持續(xù)刺激胃黏膜。這類因素引起的胃炎癥狀輕重不一,常見餐后腹脹、食欲減退。改善需建立規(guī)律飲食習慣,避免過冷過熱食物,適當食用山藥、南瓜等養(yǎng)胃食材。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應注意細嚼慢咽、少食多餐,避免煙酒和腌制食品。建議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類、軟爛面條,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??蛇m量補充益生菌調節(jié)腸道菌群,但需避免空腹飲用濃茶咖啡。若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消瘦、嘔血等警報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進行胃鏡檢查。
慢性胃炎可通過調整飲食、藥物治療、根除幽門螺桿菌、緩解壓力、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。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膽汁反流、自身免疫因素、不良飲食習慣等原因引起。 1、調整飲食 慢性胃炎患者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、油膩、過冷過熱的食物。少量多餐有助于減輕胃腸負擔,可適量食用小米粥、山藥、南瓜等具有養(yǎng)胃作用的食物。進食時需細嚼慢咽,避免暴飲暴食或空腹時間過長。 2、藥物治療 慢性胃炎患者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、鋁碳酸鎂咀嚼片、枸櫞酸鉍鉀顆粒等藥物。奧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,鋁碳酸鎂能中和胃酸并保護胃黏膜,枸櫞酸鉍鉀具有殺滅幽門螺桿菌和黏膜保護作用。用藥期間需遵醫(yī)囑定期復查。 3、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,可采用四聯(lián)療法進行根除治療。標準方案包括質子泵抑制劑、兩種抗生素和鉍劑,療程通常為10-14天。治療期間需嚴格按醫(yī)囑用藥,避免自行停藥導致治療失敗或細菌耐藥。 4、緩解壓力 長期精神緊張和壓力過大會導致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,加重慢性胃炎癥狀??赏ㄟ^規(guī)律作息、適度運動、冥想放松等方式緩解壓力。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,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。 5、定期復查 慢性胃炎患者需遵醫(yī)囑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桿菌檢測,監(jiān)測病情變化。對于伴有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,更應加強隨訪。出現嘔血、黑便、體重下降等報警癥狀時需立即就醫(yī)。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戒煙限酒,避免濃茶、咖啡等刺激性飲品。保持規(guī)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胃腸功能。冬季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受涼誘發(fā)癥狀加重。建立飲食日記記錄食物與癥狀的關系,有助于識別個人敏感食物。治療期間保持良好心態(tài),避免過度焦慮影響康復進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