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手上長倒刺可能與遺傳因素、皮膚干燥、維生素缺乏、頻繁摩擦刺激、真菌感染等原因有關。倒刺在醫(yī)學上稱為逆剝,是表皮角質層剝離形成的細小裂口,通常表現(xiàn)為指甲周圍皮膚翹起的三角形皮屑。
部分孩子因遺傳性皮膚屏障功能較弱,角質層容易干燥開裂。家長需注意給孩子使用無刺激的護手霜,如含尿素或神經酰胺成分的潤膚霜,避免接觸堿性清潔劑。冬季可佩戴棉質手套減少水分流失。
氣候干燥或過度洗手會導致皮脂膜破壞,角質層水分丟失形成倒刺。建議家長控制孩子每日洗手次數(shù),水溫保持在37℃以下,洗手后立即涂抹凡士林或兒童專用護手霜。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%左右。
長期缺乏維生素B族或維生素C可能影響皮膚修復能力。家長可適當增加孩子飲食中動物肝臟、全谷物、西藍花等食物的攝入。若確診維生素缺乏,可遵醫(yī)囑補充維生素C顆?;驈秃暇S生素B片。
玩沙土、攀爬等行為易造成甲周皮膚機械性損傷。家長應修剪孩子過長的指甲,玩耍時佩戴防護手套。出現(xiàn)倒刺后要用消毒剪刀齊根剪除,避免撕拉導致繼發(fā)感染。
白色念珠菌等感染可能引發(fā)甲周慢性炎癥,表現(xiàn)為反復出現(xiàn)的倒刺伴紅腫。需就醫(yī)進行真菌鏡檢,確診后可外用聯(lián)苯芐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,嚴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顆粒。
日常護理中家長應培養(yǎng)孩子不啃咬手指的習慣,定期修剪指甲保持邊緣圓鈍。飲食注意補充優(yōu)質蛋白和必需脂肪酸,如魚類、堅果等。若倒刺反復發(fā)作伴隨甲床變形、化膿等癥狀,需及時到皮膚科就診排除掌跖角化癥等遺傳性皮膚病。冬季可睡前給孩子雙手涂抹厚層保濕霜并佩戴純棉手套加強吸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