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骨神經痛表現(xiàn)為臀部至下肢放射性疼痛,中醫(yī)認為與寒濕瘀阻、氣血不暢有關,治療需通絡止痛、調和氣血。
久居潮濕環(huán)境或腰部受涼導致寒濕滯留經絡,引發(fā)坐骨神經區(qū)域酸脹刺痛。艾灸關元穴、腎俞穴可溫陽散寒,配合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15g、桑寄生12g、秦艽10g,每日熱敷疼痛部位20分鐘。
外傷或久坐造成氣血運行受阻,疼痛如針刺且夜間加重。針刺環(huán)跳穴、委中穴配合血府逐瘀湯當歸12g、川芎9g、桃仁6g,每周3次推拿腰骶部,使用紅花油按摩承山穴。
中老年腎精不足致筋骨失養(yǎng),疼痛伴腰膝酸軟。服用左歸丸熟地15g、山藥12g、枸杞10g,練習八段錦"兩手攀足固腎腰"動作,杜仲豬腰湯每周食用2次。
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引發(fā)下肢麻木。采用骨盆牽引術,外敷祖師麻膏藥,內服身痛逐瘀湯羌活10g、沒藥6g、五靈脂9g,避免彎腰提重物。
肌肉緊張壓迫坐骨神經產生灼熱感。火罐拔取秩邊穴、阿是穴,芍藥甘草湯白芍30g、炙甘草10g緩急止痛,每日梨狀肌拉伸運動3組。
飲食宜多食黑豆、核桃、牛筋等強筋食材,忌生冷油膩。晨起練習五禽戲虎式增強腰腿力量,睡眠時抬高患肢15厘米。疼痛急性期可用威靈仙30g煎湯熏洗,慢性恢復階段建議每周2次針灸配合紅外線理療,注意腰部保暖避免空調直吹,長期久坐者每1小時做腰部旋轉操。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
2012-08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