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對嬰幼兒的危害是否嚴重
手足口病在我國早有流行。以往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流行的主要是柯薩奇病毒A16,病情大多較輕。近年來,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在亞太地區(qū)廣泛流行,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,我國腸道病毒71型導致的手足口病所占半數(shù)以上。
2008年,我國將手足口病列入《傳染病防治法》規(guī)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。2009-2015年7年間,我國衛(wèi)生部共收到1300多萬手足口病病例報告,死亡3216人;平均每年報告病例達190多萬例,導致每年400~500例兒童死亡。手足口病已成為我國丙類傳染病中發(fā)病人數(shù)和病死人數(shù)最多的一種疾病。
手足口病的傳染性很強,毒隨患者的糞便排出體外,可以通過消化道、接觸和呼吸道等多種途徑傳播。兒童接觸病人后80%以上都會發(fā)病,3歲以下的幼兒最容易感染。
在我國,研制的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均已完成Ⅲ臨床試驗。近期在我國獲批上市的兩種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在臨床試驗中均有1萬~1.2萬例6~35個月或6~71個月的嬰幼兒參加了臨床試驗,接種兩劑疫苗后56天88%~100%的嬰幼兒產生了抗體,對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保護率達到90%以上,疫苗接種兩年后仍可保持較高的免疫力。
在臨床試驗中,接種疫苗后的局部反應主要表現(xiàn)為接種部位紅、硬結、疼痛、腫脹、瘙癢等,以輕度為主,持續(xù)時間不超過3天,可自行緩解。全身反應主要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、腹瀉、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易激惹等,呈一過性。嚴重程度達3級以上的所有癥狀(如發(fā)熱、腹瀉、惡心嘔吐等)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。說明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是非常安全的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相關文章
1.35萬次閱讀 2019-05-27
1.54萬次閱讀 2018-06-08
1.83萬次閱讀 2018-05-16
1.7萬次閱讀 2018-05-23
1.73萬次閱讀 2018-05-28

1.47萬次閱讀 2018-08-01
1.97萬次閱讀 2018-06-12

1.84萬次閱讀 2018-05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