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治療真菌感染以清熱燥濕、解毒殺蟲為原則,常用苦參、黃柏、白鮮皮等藥材配伍外用或內服。
苦參含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,對皮膚癬菌、白色念珠菌有顯著抑制作用。臨床常用苦參洗劑苦參30g+黃柏15g煎湯外洗治療足癬,或配伍百部、地膚子制成膏劑涂抹患處。內服需配伍甘草調和藥性,避免傷胃。
黃柏中小檗堿成分能破壞真菌細胞膜,對股癬、體癬效果突出。可制成黃柏粉與凡士林調敷,或配伍蒼術、牛膝煎湯熏洗。陰虛火旺者慎用,可能加重口干癥狀。
白鮮皮中白鮮堿對頑固性甲真菌病有效,常與土荊皮、花椒等泡醋外涂。治療灰指甲需堅持3個月以上,配合艾葉煎水浸泡增強滲透。孕婦禁用此藥。
二妙散黃柏+蒼術適用于濕熱型真菌感染,三黃洗劑黃芩+黃連+黃柏針對糜爛滲出性皮癬。嚴重感染可內服萆薢滲濕湯,含萆薢、薏苡仁等利濕解毒成分。
艾灸患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增強藥物吸收。刮痧膀胱經可提升機體排毒能力,火罐拔大椎穴有助于清熱解表。治療期間需保持患部干燥通風。
真菌感染患者日常應避免辛辣發(fā)物,多食薏苡仁、赤小豆等利濕食材。穿透氣棉質衣物,運動后及時清潔皮膚。頑固性感染需配合西醫(yī)抗真菌藥,不可盲目依賴單方。治療期間忌食海鮮、羊肉等助濕食物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以增強正氣。鞋襪需每日煮沸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
2012-10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