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汗斑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,可能與皮膚潮濕、免疫力低下、遺傳易感性、環(huán)境濕熱、衛(wèi)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。汗斑醫(yī)學上稱為花斑糠疹,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淺表真菌感染性疾病。
寶寶皮膚長時間處于潮濕狀態(tài)容易滋生真菌。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,如頸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等部位,為馬拉色菌繁殖創(chuàng)造條件。建議家長及時為寶寶擦干汗液,選擇透氣吸汗的棉質衣物,避免使用塑料隔尿墊等不透氣材質。
嬰幼兒免疫系統(tǒng)發(fā)育不完善,抵抗力較弱時更易感染真菌。早產兒、營養(yǎng)不良或近期患病的寶寶出現汗斑概率較高。家長需保證寶寶充足睡眠,合理添加輔食補充營養(yǎng),必要時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調節(jié)劑。
部分寶寶存在家族性易感體質,皮膚表面皮脂成分更適宜真菌生長。這類寶寶往往伴有特應性皮炎等皮膚問題。日常護理可選用含酮康唑的寶寶專用沐浴露,如采樂酮康唑洗劑,每周使用2-3次預防復發(fā)。
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會加重汗斑癥狀。夏季或熱帶地區(qū)發(fā)病率明顯升高,室內空調溫度過低導致溫差過大也可能誘發(fā)。保持室溫26-28℃,濕度50%-60%較為適宜,出汗后及時用溫水擦洗,避免使用刺激性爽身粉。
共用毛巾、衣物未及時更換消毒可能造成真菌傳播。寶寶衣物應單獨清洗并用沸水燙洗,玩具定期用含氯消毒劑擦拭。已出現汗斑時可外用聯(lián)苯芐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,嚴重者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口服伊曲康唑顆粒。
家長應注意保持寶寶皮膚清潔干燥,每日用溫水洗澡后完全擦干皮膚褶皺處。選擇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,避免穿戴過多導致出汗。飲食上適當增加維生素B族和鋅的攝入,如蛋黃、瘦肉等。若皮疹持續(xù)擴散或伴隨瘙癢紅腫,應及時到兒科或皮膚科就診,避免自行使用成人抗真菌藥物。定期更換床單被套并用60℃以上熱水清洗,陽光下暴曬6小時可有效殺滅真菌。